天津滨海新区与新疆伊犁深化就业协作 共筑东西部就业协同发展新高地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新疆伊犁州州县市三级人社部门近日赴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展调研交流,走访区内重点企业、人力资源产业园及零工小镇,并与滨海新区人社局正式签订《就业创业合作协议书》,推动两地就业创业服务跨区域协同迈入新阶段。
走访企业:雄邦压铸——东西协作的就业典范
调研首站,伊犁州人社局走访了经开区重点企业雄邦压铸。自2019年起,该企业累计吸纳数百名新疆籍员工,目前企业在职71名新疆籍员工,覆盖技术、管理等核心岗位,员工平均月薪超6000元,并享有完善的社保与职业培训保障。伊犁州人社局高度评价企业“培训-就业-成长”闭环管理模式,称其为“东西部稳岗育才的鲜活样板”。
探访人力资源产业园:数字化赋能精准匹配
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产业园(滨城园区),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滨城就业人才网”数字化平台。产业园大厅电子屏实时滚动更新滨海新区重点产业岗位需求。工作人员演示了数字就业招聘系统,通过识别身份证注册并登记伊犁州求职人员基本信息后,系统会主动筛选出适配岗位,同步推送符合求职意向范围的企业。产业园负责人表示,未来可以探索开设“伊犁州就业服务专窗”,提供远程面试、政策直播解读等定制服务。
走进零工小镇:灵活就业的“暖心港湾”
滨城零工小镇的“一站式”服务场景令调研组印象深刻。务工者通过自助终端刷身份证并录入信息即可生成电子简历,系统根据工种、经验自动推荐零工岗位。伊犁州人社部门现场提出希望滨海新区发挥零工小镇等载体优势,为伊犁州劳动者提供多元化就业支持。
签署就业创业协议:从“单向输送”到“协同共育”
此次调研为两地合作注入新动能,双方围绕就业信息共享、劳务合作对接、创业服务联动三大机制达成协议:
一是就业信息“云端共享”。通过两地人社平台动态发布政策、岗位及人才需求,依托数字就业招聘系统实现精准匹配,向伊犁州求职者共享推动新区优质招聘岗位。
二是劳务协作“双向赋能”。以雄邦压铸为范例,推广“定向招聘+技能培训”模式,探索共建劳务输出基地,定期举办招聘活动及技能培训,助力“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三是创业服务“资源互通”。共建创业专家库,整合企业家、创投专家等资源;伊犁州则计划引入滨海新区数字化服务经验,升级本地就业创业生态。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地从单一劳务输送转向“人才共育、服务共融”的深度协同,为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实践范例。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17
联系方式:022-630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