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一把手”访谈 | 马坤:稳就业、引人才、强服务!今年新区人社事业从这些关键点发力……
发布日期: 2023-04-28 13:46      来源: 区人社局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作为新区重要民生保障部门,近年来,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全力做好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人才人事、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各项重点工作,促进新区人社工作提质增效。2023年,新区人社局将如何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从哪几个关键点发力?近日,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2023年,区人社局将认真落实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样板区建设实践中,重点打造人才集聚、就业服务、产教训融合‘三个高地’,不断强化民生服务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马坤介绍说。

    建设人才集聚高地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落实“人才强区”战略,2023年滨海新区将增强人才引育动能,提升人才引育全周期服务能力。一是落实“海河英才”“滨城十条”等各项人才政策,集聚各类人才,推动人才流动便利化。二是实施“智汇滨城”计划,高标准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平台建设,努力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加快引育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三是加大青年战略人才引育力度,开展永不落幕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打造人才对接引进活动品牌。

    今年滨海新区将办好第二届‘滨城人才季’系列活动,通过“全国高校滨城名企双选会”“直播带岗”“人才讲堂”“人才沙龙”等主题活动,加大与全国人才聚集区和高校的对接联系,加强新区人才环境和政策宣传。“我们将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沈阳、山西、重庆等多个城市开展‘津招纳贤·筑梦滨城’引才城市行活动,扩大滨城引才影响力,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到新区创新创业。”马坤说。

    围绕重点人才需求,滨海新区将高标准推进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建设,探索构建“国际人才社区”。积极支持海河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制度,支持鼓励博士后留“滨”工作,年内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5家以上。开展紧缺人才需求调查,为企业积极延揽急需紧缺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通高校向企业输送人才渠道。支持产业(人才)联盟开展人才自主评价,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集聚人才“近悦远来”。

    建设就业服务高地

    年内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以上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经济发展。2023年区人社局将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水平、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书写更高质量“就业民生答卷”。

    新区将高标准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覆盖全域的智慧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提技能、强服务、稳就业上做全国示范。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落实“1311”服务,确保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推进南北两翼就业帮扶体系建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以上。出台重点企业用工专项补贴政策,开发一批人力资源供给基地和合作院校,搭建企业用工输送平台,稳定企业用工保障。实施“创梦滨城”计划,出台支持政策,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丰富担保方式,创业贷款额突破80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200家,办好“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讲好滨城青年创业故事。

    突出就业服务质量,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聚集区服务大厅,打造多点位、品牌化的“滨城零工之家”。打造“15分钟”服务圈,就业公共服务延伸至社区村居,分级分类实施针对性就业帮扶服务。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打造“滨城E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建设产教训融合高地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2万人次

    滨海新区将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依托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公共实训中心,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培训模式,办好技能赛事,培育遴选“大国工匠”,构建职业、就业、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建设“技能滨城”,为“制造强区”提供人才支撑。

    研究制定《加强产教融合产训结合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支持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行动,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2万人次,公益性创业培训1000人次。积极建设海河工匠大师工作室,大力培育“滨城杯”技能大赛品牌。

    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128项经办业务实现“一窗通办”

    积极落实“打包快办”模式,区人社局将审定、领取、登记失业金,存取、查询档案等128项高频民生事项全部纳入 “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实现群众“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结合“一制三化”、智慧人社平台系统,实现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完善适老化举措,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措施。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百人进千企”服务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落实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工伤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机制。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贯彻落实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积极宣介个人养老金制度。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优化工伤保险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工伤保险网上办理模式,做好工伤保险服务保障。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重点推进“业务下沉街镇就近办”项目,进一步突破区域、层级限制,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区域业务协同,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丰富优化下沉延伸服务项目,在南北两翼不断扩大实施范围。加强对各开发区、各街镇人社业务的统筹协调服务,加强对人力资源产业园、产业(人才)联盟等各类载体平台的服务引导,织密人社业务服务网络,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

    提升维护劳动关系和谐能力

    将新就业形态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落实《滨海新区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办法》,滨海新区将最大限度吸纳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推进适合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新渠道,不断强化职业认同感。推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护薪行动”,加快“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涉及线索、政务服务热线接收线索、信访舆情或矛盾调处部门转办线索的处理效率,严格落实“541”制度的检查,从严做好联合惩戒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劳动争议处置“增效行动”。扩大“云调解、E仲裁”平台覆盖范围,推动经开区、保税区、高新区“智慧仲裁”建设,加强全区层面智能集成和信息沟通。深化“调裁审援服”一体化处置。提升劳动争议先行调解成效,健全集体性劳动人事争议“应急调解”协调制度,进一步充实一线专兼职仲裁员、调解员人员力量,创新培训方式,加强行风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调解仲裁优质服务窗口。

    区人社局将坚决落实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各项重点任务,坚持唯干唯实、创新创优,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新时代美丽“滨城”做出更大贡献!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rsjadmin&check_checkdate=2023/4/28 13:49:34&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本网站 是否继续?